当前位置 专题教育

传承优良家风家训(九)--纪晓岚家风

发布日期:2021-07-15 12:00:55 来源: 点击次数:0

纪晓岚:守正规直 诗书传家

纪昀(1724—1805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,直隶献县人。清代政治家、文学家。纪晓岚儿时就被誉为神童,17岁补博士弟子员,21岁考中秀才,31岁考中进士,入翰林院为庶吉士,授任编修,办理院事。他满腹经纶,学富五车,官至礼部尚书,名满天下。晚年领修《四库全书》,著《阅微草堂笔记》,传承文化遗产,其功至伟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7104745

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,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“四戒”、“四宜”的要求:一戒是(晚)起;二戒懒惰;三戒奢华;四戒骄傲。既守四戒,又须规以四宜:一宜勤读;二宜敬师;三宜爱众;四宜慎食。以上八则,为教子之金科玉律。


一、戒贪睡
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“早睡早起”,“久卧伤气”的记载,告诫人们睡眠应以醒为度,睡懒觉有害健康。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对维持健康生活非常重要,睡眠不规律会打乱生物节律,导致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紊乱。主要表现为想睡时睡不着,该起床时起不来。人体自身有调节生物节律的能力,但对于有失眠问题的人,扰乱节律加重失眠。


二、戒懒惰

曾国藩说:“人生成于勤,毁于惰。”时间是最公正合理的,它从不偏袒。对于勤劳者,时间留给他们串串果实。对于懒惰者,时间给予他们的只有一头白发。“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,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。”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,只因懒惰。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,但他不甘于此,勤学苦练,终成一代宗师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7104839


三、戒骄傲

每个人都会骄傲,骄傲的来源当然是成就。切记:成就是要的,才能是要的,但骄傲是要不得的。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,多注意一下周围,多和别人交往,可以避免自命清高。诸葛亮把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作为“修身”之道;朱子将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当作“齐家”的训言;毛泽东则以“厉行节约,勤俭建国”为“治国”的经验。


四、戒奢华

李商隐《咏史》中说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”历史长河,浩浩荡荡,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于“勤俭”;而一个氏族的没落,则源于一个“奢”字。

四戒虽然字数不多,听起来也简单质朴,实则含义深刻、内涵丰富,既有对不良行为的告诫,又有正确方向的引导。人生齐家、兴业、平天下的前提,首先是正心修身。正心修身说起来很空泛很难,实则可从一点一滴入手。如果在小事琐事上守住了原则道义,自然就能心正身修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7104909


纪晓岚家书

纪晓岚先后给儿子、堂兄弟、内侄子等写下了很多意味深长的家书。有一次,他给长子写信说:“尔初入世途,择交宜慎,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。误交真小人,其害犹浅;误交伪君子,其祸为烈矣。”他根据自己的阅历,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伪君子归纳为10类,即:性格倔强的,趋炎附势的,像漆一样黑的,像钩子一样不正直的,像荆棘一样扎人的,像刀剑一样伤人的,像蜂虿一样蜇人的,像狼虎一样吃人的,喜欢炫耀地位身分的,喜欢炫耀金钱财产的。他告诫儿子,在独立的生活中,一定要慎重处世。他认为那10种人很多时候表面上都装得很像君子,道貌岸然,并不像真正的小人那样容易识别,所以告诫儿子一定要有独立分析与正确判断的能力,才能不与他们同流合污。

另有一次,他给次子写信说:“当世宦家子弟,每盛气凌轹,以邀人敬,谓之自重。不知重与不重,视所自为。”他分析了当时一些当官人家的孩子,指出他们常常盛气凌人,以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,并称这样做是为了自重。他认为,那些人其实不知道,别人是否尊重自己,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。他还要求儿子用他的老师“事能知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”的题词作为座右铭。

除了直接给儿子写信外,纪晓岚还写信告诉夫人,不要溺爱孩子,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,从严要求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7104941


【纪氏家训】

为官治学,纪晓岚在《四库全书》总纂官的位置上力求严谨,恪尽职守;教育子女,他深谙“爱之不以其道,反足以害之焉”的道理,给纪氏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。纪氏家训代代相传,是纪氏家族为人处世、安身立命的重要凭据。

纪氏家训主要来源于纪晓岚留下的文章警句以及器物铭文,他在随身使用和收藏的器物上,镌刻上一些有哲理的短句,既是警戒自己,也是教育后人。如《尺铭》“守正规直”。告诫做人做事要像尺子一样有准则、守规矩。《掸扫帚》中则说道:“帚有秃时,尘无尽期。然一日在手,则当一日拂之”。《砚铭》写“石出盘涡,阅岁孔多。刚步露骨,柔足任磨,此为内介而外和”。主张做人内刚外柔,既有原则性又要有温和态度。

“守正规直”是纪氏家训中对修身最基本的要求,“四戒”、“四宜”、“四莫”凝聚着纪晓岚的人生哲学,言虽质朴却蕴藉深意。家训包含修身、勤学、清廉、劝善、处世等多个方面,寄托着纪晓岚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,并以此教导纪氏后人遵从规矩做人、勤勉治学、清廉为官、淡泊自持的准则。

上一篇: 党史百年天天读|7月15日

下一篇: 党史百年天天读 · 7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