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道德讲堂学身边好人好事倡导向善向美
发布日期:2016-12-01 17:16:40 来源: 点击次数:0
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表彰“身边好人”和“最美员工”
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道德讲堂学身边好人好事倡导向善向美
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,全面推进职工思想道德建设,提升职工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,推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。二郎坝公司在11月开展了评选“身边好人”和“最美员工”活动。
公司通过各部门推荐和联评的形式,12月 日上午,公司决定授予 等9名同志“身边好人”的荣誉称号; 等5名同志“最美员工”的荣誉称号。
受表彰的同志表示,将再接再厉、努力工作。公司希望全体职工以先进为榜样,立足本职、爱岗敬业、扎实工作,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“要坚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坚持正确舆论导向,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,发扬优良作风,坚持改革创新,遵纪守法,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。”昨日下午,清远日报社举办了“道德讲堂”活动,主题围绕弘扬敬业奉献和助人为乐精神。在活动结束前,全体员工共同宣读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》的有关内容,作出文明从业承诺。
据介绍,清远日报社举办本次活动,旨在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之际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做一个“讲政治、有信念,讲规矩、有纪律,讲道德、有品行,讲奉献、有作为”的合格党员和做一个讲文明、守法纪的社会公民。故通过道德讲堂,讲述身边的人、身边的故事,来实践这一初衷。
在本次道德讲堂中,共设有六个环节,包括唱一首歌曲、看一部短片、诵一段经典、讲一个故事、作一番点评、省一下自身。报社全体员工集体观看了讲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河北农业大学原教授李保国的短片。并诵读了出自唐代吴兢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的一段经典———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主持人称,如何在工作或学习中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,做到不骄不躁,需要我们虚心的态度,冷静的眼光去看待自己。“以人为镜,时刻以身边道德高尚的人为榜样,找差距,找自己的不足,不断完善自己,鞭策自己,做一个对社会,对自己负责的人。”
在“身边的人讲一个身边的故事”环节中,来自编辑中心、采访中心、运营管理中心等同志先后上台分享他们的故事。从业26年的编辑赖小聪,讲述了夜班编辑不为外人所知的工作状况。自1991年来报社以后,无论当记者,还是做编辑,或编辑部主任,都是认认真真、兢兢业业做好工作。特别是做时政要闻,有时等稿件审完已经凌晨一点钟,编好上版弄好要两点多才能回家,但依然不敢松懈,目的只有一个———做好这张报纸;
几乎全年无休的汤桂东,介绍了如何从过去上夜班的图片编辑变身为现在“白加黑,五加二”的活动执行人。他以身作则,默默奉献于本报传媒事业。在报社的改革历程中,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责任感,克服种种困难,扎根一线。在工作中,树立“要为报社转型树立品牌形象”的思想,在明确自己各个阶段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后,从不“讨价还价”,也不“挑肥拣瘦”。为了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,加班加点成了“家常便饭”,经常为了完成任务,连续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甚至通宵;
年轻的记者陈冰斌,曾参与蓝丝带助学行动,连山戏水节、稻香节、连南稻田鱼节、盘王节,北江公益交流会、深圳文博会清远馆、龙舟节、环中国自行车赛等活动,多次负责统筹协调工作,在与团队的合作中不断得到成长;
资深新闻从业者黎晓红,从业20多年新闻工作以来,孝亲敬老,情系困难青少年儿童及老人的热心人士,多年来以深厚、博大的母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关注这些弱势群体,默默无闻地为他们做好事、善事。曾获评为广东省“爱心父母”、广东省“好母亲”、清远市优秀驻村干部等殊荣。
市委宣传部文明建设综合科科长潘南友参加了本次活动并点评。他认为本次道德讲堂活动总评分能达到95分以上,建议进一步细化主题,围绕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这“四德”开展。他认为本报身边好人故事突出、鲜活,建议将事迹整理并提交参评“广东好人”、“清远好人”等。
清远日报社党组书记、社长、总编辑韦继棠与全体员工分享了学习体会。他认为,道德修养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,加强道德修养,既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应该遵循,也是传统文化善有善报的传承。“只有善念才有善行、善果。”他希望大家通过古今参照物,学习身边好人好事,提升道德修养。而且,道德修养必须立足工作和行动,从身边吸取养分,从小事做起。